復式結構的房子,網紅樓梯是必不可少的。樓梯是家中“上”與“下”之間的一個連接,但不僅僅如此,在這個上與下之間,需要的是安全、便捷。
(1)讓空間來決定形式
從形式上看,樓梯大致可以分為三種:
直梯——最為常見也最為簡單,頗有一意孤行的味道,幾何線條給人挺括和“硬”的感覺。直梯加上平臺也可實現拐角;
弧型梯——以曲線來實現上下樓的連接,美觀,而且可以做得很寬,沒有直梯拐角那種生硬的感覺,是行走起來最為舒服的一種;
旋梯——對空間的占用最小,盤旋而上的蜿蜒趨勢也著實讓不少人著迷。
在選擇房子的時候,空間的尺度、層高的尺寸就已經定形,而且很難改變。為了上下樓的方便與舒適,樓梯需要一個合理坡度,樓梯的坡度過陡,不方便行走,會帶給人一種“危險”的感覺。如果輕松地拾級而上,就需要有一定的空間給樓梯一個延伸的余地。
在空間尺度與層高尺寸充裕的情況下,選擇什么樣的樓梯并不成問題,但如果這兩個條件受到限制,就不得不謹慎考慮,以利于空間的節約。對于狹小的空間來說,旋梯是比較明智的選擇。所以,選擇你家的樓梯,最后的決定可能真的不是你的主觀要求??臻g的“內容”決定樓梯的形式。
(2)讓家人來決定坡度
對于樓梯的選擇,還要根據家中的成員來安排。雖都是一家人,但個人之間的身體狀況都存在著差異,總是有強有弱。老人和孩子屬于家中最需要被照顧的一方,他們大概更希望樓梯的坡度緩一些、踏步板要寬一些,梯級矮一些,或者,他們也希望樓梯的旋轉不要太過強烈,這樣在上下樓的時候心里才會感到踏實。
仔細觀察樓梯首、末步的高度差 。所謂樓梯的首、末步,就是與地面相接的第
一級踏步,與樓板相接的最后一級踏步。這兩步不僅是上下空間的連接點,也是樓梯的支持點,它們還是整段樓梯中最關鍵的地方。在這兩級上,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踏步高度與樓梯中間其他級的不一致。樓梯最為忌諱的就是各個臺階的忽高忽低。
絕大部分的人都有在樓梯上被絆或踩空的感覺,這兩種滋味都會讓人驚出一身的涼汗。因為人在上、下樓的時候,那種節奏感已經在腦袋里存好了,成為一種很自然的事,這時候如果突然打斷,而且是在一個陡面上,肯定會帶來恐怖。
造成忽高忽低的原因說起來并不復雜。如果是預制的樓梯,用空間高度除以樓梯長度就可以算出每個臺階的踏步高度。但如果是后加工的樓梯,空間是固定的,而樓梯的配件尺寸也是預制的,兩個固定的尺寸之間必定存在著矛盾。只能以樓梯的尺寸去配合空間的尺寸。這就難免出現不合適。一般而言,這種調整會在樓梯的首、末兩級進
樓梯設計中段保持不變。所以有可能出現首、末兩級的踏步高度與中段不符。
把這種調整安排在首、末兩段有一定的道理,因為每個人在踏上樓梯的時候總是最為謹慎的,而當走起來以后,熟悉了踏步的節奏,心中的戒備才會逐漸放松。而這放松的時刻,我們正走在樓梯的中段,所以樓梯中段的踏步高度必須保持不變。
如果有改變的話,那么也一定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。一般而言在4cm之內,通常是2cm~3cm。首、末步的變化范圍也要控制在這其中。
安全性
樓梯在室內起到路徑的功能,因此其安全與否是頭等大事。樓梯的安全性首先體現其承重能力上,特別是玻璃樓梯,能否承受家人之“重”尤為重要;其實,樓梯裝好后還要采取一定的防滑措施。木質踏板可選擇專用的防滑墊(膠背墊),或粘金屬顆粒。如果是玻璃踏板,要貼防滑條,或者做磨砂處理;再次,樓梯的所有部件應光滑、圓潤,沒有突出的、尖銳的部分,以免對家人造成傷害。
舒適性
如果采用金屬作為樓梯的欄桿扶手,那么最好在金屬的表面做一下處理,以防止金屬在冬季時的冰冷不適之感。同時樓梯的扶手直徑以5.5厘米為宜,因為人的虎口一般為5.5厘米,扶起來會非常舒服。
美觀性
樓梯的風格要與整個家居的裝飾相吻合,如果滿室金碧輝煌,唯有樓梯簡陋不堪,那就成了敗筆。
時尚性
平淡的樓梯一旦有了時尚的元素,也就不平凡起來。時尚就是人性回歸,在樓梯設計中,它已經在嘗試脫離設計大師和藝術家為其制定的經典標準,開始試圖同主人自身的個性融合。
環保性
如同所有家具一樣,樓梯也可能揮發有害的化學物質,比如實木的踏步要經過油漆工序,這一點很容易被人忽略。在買樓梯時,要檢查它是否是環保材料、其生產工序是否環保。樓梯的參數標準。
樓梯天花板的高度(樓階的前端至天花板的距離):一般應2米左右為宜,最低不可少于1.8米,否則將產生壓迫感。
欄桿間的距離:兩根欄桿的中心距離不要大于12.5厘米,不然小孩的頭容易伸出去。
樓梯扶手的合理高度:到人體腰部的位置,一般在80-110厘米之間。
樓階的高度與深度:樓梯的理想階高應為15-21厘米,階面深度為21-27厘米,這是上下樓梯時最為輕松舒適的幅度。樓梯的階數:一般為15階左右。